生技投資 20140303 新藥研發有不同的獲利模式可思考

Posted by Unknown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0 意見
新藥研發的困難度,是台灣過去在製造優勢上無法想像的!展望未來,台灣絕對有機會在該產業中取得一定程度的地位。但是否一定要做到最後才能享受甜美的果實呢?還是說有其他不同的獲利模式可思考呢?

新藥研發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臨床前實驗期(Research)、臨床試驗期(Development)、新藥審查產品上市等,而各期間有其階段性的任務,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及時間也不盡相同。

1.      臨床前實驗期:大都處在從實驗室要進入實際應用中的前置期階段,也是未來新藥研發的選題、建立研發智庫等的養成階段,接著就是準備進入臨床試驗,時間約要花費2~6.5年,此時的金錢花費雖然相對較低,但成功機率也是最小的。

2.      臨床實驗期:將可再細分三階段。第一期臨床試驗著重在安全性與藥劑的人體實驗;第二期臨床實驗則以測驗人體有效性及不良反應;最後接近產品上市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是確認有效性及長期使用反應,除了時間長達3~6年外,此階段所花費的金錢成本也最為龐大,但相對的成功機率已大幅提高至超過70(這是以進入三期臨床為例)

3.      新藥審查及產品上市階段:準備將藥品正式推入市場,除了主管機關審查之外,也將持續進行藥品的後續比較及追蹤,此時已經進入收成階段,時間僅約2~4年,不但享有未來長達20年的專利保護,更將是產業獲利爆發性最大且最迷人的階段。

在整個新藥研發產業過程中,獲利最豐厚的當然是三期臨床實驗全數完成後,將產品推入市場,但相對來說花費的金錢及時間難以想像,因此以台灣大都屬中小型的新藥研發公司來說,實在很難有資源撐到最後(當然還是有成功的機會,只是所需資源非同小可)

在此大前提下,將會衍生出其他不同的獲利方式:一種就是在實驗階段對外尋求授權的機會,甚至在未來產品上市後,還有不同%的權利金收入,包含智擎、台微體等公司為主;或者是類似過去電子公司的轉投資方式,切割旗下的金雞母來掛牌,這部份以中天及東洋等為代表。

0 意見:

張貼留言

累積人氣

線上人數

追蹤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