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投資/IPO投資 20130923諾華生技基金也看好台灣生技產業發展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0 意見
在台灣生技產業發展逐漸發光發熱下,除了台灣重量級的生技創投積極投入之外,也吸引了國際大藥廠的目光諾華(Novartis)投資基金也首度來台灣尋求投資的機會,這也是首次有國際大藥廠進行評估是否投資台灣生技公司的動作。

目前台灣主要的大型生技創投基金包含鑽石投資(中天、潤泰、富邦、台新)、新陳創投(安成藥)、上智創投(永豐餘)、波士頓創投(台灣工銀)、台安創投(中鋼、台肥、國發基金等),規模最少都從20億元起跳,布局重點則以新藥研發、新醫材及特殊學名藥等為主。

而身為全球第二大的藥廠,諾華旗下的投資基金成立於1996年,規模高達8億美元之譜(約台幣240億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生技投資基金,目前已在全球投資超過70家的新創公司,其中亞洲地區已經有投資的國家包含新加坡、韓國、中國大陸等地,而台灣有機會成為該基金第四個在亞洲所投資的國家。


此次諾華生技投資基金攜手生技中心及上智創投(永豐餘旗下創投),組成台灣生醫產業投資平台,共同篩選及建議後將進行投資評估:選定的領域包含新藥、診斷、醫材等領域,相關公司則為新藥研發公司的杏國、泰緯及台睿;診斷試劑公司的怡發;創新醫材公司的安盛等。未來如有機會進行投資,第一波的投資額度有機會達到500~1000萬美金/家,時間則在一年內完成投資。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生技投資 20130917生技業將有更多海外專家回台貢獻所學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0 意見
走過之前宇昌(現在為中裕)案的風風雨雨,國際知名生技專家楊育民決定參加2013107~9日舉行的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此舉也將替台灣生技產業打下一劑發展的強心針。

過去對政府處理宇昌案感到失望,楊育民在2012年辭掉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及跨部會選題小組等頭銜,也使台灣失去了目前亞洲人在國際大藥廠中位階最高的經理人(20133月才從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職位退休),連帶也使BTC也失去了包含許照惠、張有德等大咖海外生技專家。而此次楊育民在睽別1年後願意回台,除了強化台灣在發展生技產業的信心之外,更可能有機會重新吸引更多海外的成功生技專家回台貢獻所學,包含Impax(益邦)創辦人許中強、SiiC(生技整合育成中心)最高顧問蘇懷仁等,相當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這些成功的海外生技專家除了願意替台灣產業發展及升級貢獻所學之外,更期待能替台灣創造出第一顆新藥(這顆新藥幾乎已是大家共同的信念所在),輔以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逐漸成熟,加上資本市場也對生技產業投以更高的期待及本益比,也都是吸引更多海外成功生技專家願意回台發展的關鍵之一。


回顧過去陸續回台貢獻所學的生技專家,其相關公司的發展也有目共睹:包含投入原料藥產業的馬海怡(神隆)、張祥漢(中化生);投入新藥研發的陳正(健亞)、詹青柳及林國鐘(藥華)、張東玄(醣聯)、許明珠(太景)、葉常菁(智擎)、洪基隆(台微體)等。後續有更多海外生技專家陸續回台,包含許照惠(潤惠)、張念慈(浩鼎)、趙宇天(天福)、何大一及張念原(中裕)、陳志明(安成藥)、張子文(泉盛)、張有德(益安醫材)等,涵蓋的領域更包含蛋白質藥、癌症、愛滋病、抗過敏、高階醫材等,可說是替台灣生技產業的中長期發展注入更多新活力。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生技投資/IPO投資 20130911 整合設計開發大廠大江生醫進軍資本市場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0 意見
大江生醫(8436)為保健食品及保養品ODM大廠,公司經營發展的主軸在於能夠分析整合各生物原料,進而研發出新型態的生技原料,再透過本身的專利技術提供客戶在客製化上的需求,替客戶製造出符合市場需求及競爭力的相關產品。主要競爭優勢為將研發、生產、行銷等進行一條龍的整合,縮短客戶將產品推入市場的時間,公司同時已是全球保健及美容保養品牌廠商的ODM廠商。

由於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為一條龍的整合能力,加上公司也擁有高達3000多種保健食品及保養品原料,在原料採購上的競爭優勢,也是公司跟別家競爭對手最大的差異及優勢;除了原料採購上的優勢之外,公司設立的四大研發部門:QODM實驗室、明日實驗室、功效驗證實驗室、品質驗證實驗室等,是針對產品開發的各階段所需各司其職,也替各階段的開發打下強心針;在產品開發上公司也能使用在地特有的原物料開發獨特性的利基產品,有利於後續的產品特色及差異化;而身為產品整合設計公司,公司也能提供客戶包含配方、製程、行銷等服務,進行客製化的服務。

公司主要產品為保健食品及保養品,佔營運比重分別為80%15%,同時也是國內50ml機能性飲料的龍頭廠商,而在站穩台灣市場之後,公司未來的經營重點絕對不會忽略需求持續成長的中國市場,加上台灣製造的機能性飲品銷往中國大陸將課徵高達20%的關稅,在中國設廠就近切入市場將是必須做的策略,因此除了中國市場銷售是未來主要的營運成長動能之外,未來在中國廠效益開始發揮之際,也將是公司營運發展的新里程碑。

 

生技投資 20130910 創投積極切入生技產業的背後意義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0 意見
創投,是資本市場中的重要先行觀察指標之一,由於該產業特性的緣故,意味著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領先發掘者,舉凡過去台灣半導體、光電、零組件等產業的發展,背後都可以看到創投的影子。平心而論,創投最終還是要以獲利為主要目標,因此最後終有退場機制的動作,但不可諱言的,創投會積極參與的產業,一定是未來發展具備相當程度的能見度及報酬率,否則也不會吸引創投願意花時間耕耘及等待了。

最近資本市場傳出創投積極進軍生技產業,這是不是另外一個值得中長期追蹤及注意的現象?頗值得大家注意!身為台灣最大的創投公司華威(同時在兩岸排名第8名、全球也能擠進前300名之列),日前透過私募的方式拿下掛牌的生技醫材公司紅電醫(1799)經營權,總計該公司已經布局生技產業中約10家公司,除了代表該公司未來尋找投資方向的重點之外,是不是在生技產業中嗅到未來錢的味道,更值得多加注意。

回顧台灣重要的集團,近年來積極投入的絕對是以生技產業為重點:除了包含潤泰集團、東洋集團、永豐餘集團等主要的生技玩家群之外,更吸引了其他電子業積極跨入,其中更不乏鴻海集團、華碩、統一集團等,而未來也將有更多在生技產業具備權威性專家回台貢獻所學,因此對於台灣在發展生技產業上,缺的絕對不會是錢,而這也將替台灣在發展生技產業上注入強心針。

因此在未來的生技產業評估上,背後的股東背景絕對是觀察的重點之一,特別是有越來越多的創投投入下,誰能吸引重量級的創投願意拿錢出來,也許更具備中長期的發展機會及成功契機,因此在投資前,不妨先瞄一下有哪家創投有投資,更能增加持股的信心及未來的獲利空間。

 

生技投資 20130903 生醫產業總評結果中有沒有投資明牌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0 意見
2013年生醫產業總評結果正式出爐:此次評選為生策會及生策中心自2012年起,針對台灣114家上市櫃生技公司進行評選,包含營收淨額、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稅後純益率、淨值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每一員工銷貨額、生產力指標等8項指標的綜合分數進行排名。

10家標竿企業(各分類按分數排名)分別為食品的葡萄王(1707);原料藥的神隆(1789)、旭富(4119)、中化生(1762);醫材的百略(4103)、精華光(1565)、五鼎(1733)製藥的東洋(4105)、友華(4120)、生達(1720)

除了上市櫃公司之外,生策會及生策中心也有請台灣200多家號稱進行研發的公司說明包含目前研發的項目、技術核心、市場規模、臨床試驗進度等5項,再依照相關廠商回覆的資料(最後有64家公司完整回覆),篩選出按照國際準則進行新藥研發且進展較為明確的公司。

17家研發指標企業(僅按代號排列順序)分別為上市櫃的基亞(3176)、懷特(4108)、中天(4128)、台微體(4152)、智擎(4162)、合一(4743)、東生華(8432);興櫃的寶齡(1760)中裕(4147)、太景(4157)、友霖(4166)、泰宗(4169)、因華(4172)、浩鼎(4174)、安成藥 (4180)、杏國(4192)、永昕(4726)


在標竿企業中,大體來說都是各領域的指標性廠商,加上相關營運發展及財務數字也都相對漂亮,因此對應到投資上也較為簡單,抓產業龍頭的重點個股操作即可至於在研發指標企業方面,由於是屬於風險及獲利並存的新藥研發股,因此必須檢視的重點就必須較全面新藥的選題適應症的市場規模研發技術層級新藥進度階段背後股東手中現金等,都是在中長期投資中必須隨時檢視的重點。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累積人氣

線上人數

追蹤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