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投資/IPO投資 20131028 因華透過學名藥基礎進而朝新藥領域發展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0 意見
因華(4172)成立於200510月,專注於學名藥、新成分新藥、新劑型/新配方新藥的開發。主要股東為健喬、台安創投、聯訊創投,以及中嘉創投等,總計法人股東持股約65%,經營團隊及其他則佔有35%。目前公司核心技術為Oral PAS,是自行研發的奈米乳化技術平台,將原先無法口服的藥物進行包覆,免於被胃酸及酵素分解,可直接被細胞吸收,該技術已經取得台灣及歐盟的專利,而包含美國、中國、日本等地區則在申請當中。

公司已取得台灣的五張藥證
公司包含4項學名藥及1項新成分新藥已經取得台灣的藥證:包含切入器官顯影市場的嘉多視健、嘉多明;第三級抗生素用藥的倍特寧;器官移植抗排斥用藥的因睦寧;淋巴癌用藥的普癌汰等。

因華旗下產品一覽表
.學名藥
1. 嘉多視健:領域為MRI顯影劑,取得台灣藥證的時間為20095月。
2. 嘉多明:領域為MRI顯影劑,取得台灣藥證的時間為20078月。
3. 倍特寧:領域為抗感染劑,取得台灣藥證的時間為20078月。
4. 因睦寧:領域為免疫抑制劑,取得台灣藥證的時間為20095月。
. 新成分新藥
1. 普癌汰:領域為淋巴癌,取得台灣藥證的時間為20119月。

公司旗下各產品發展更有所成
公司應用在MRI顯影劑領域的嘉多視健,除了在20128月與美國廠商Akorn簽訂藥品授權及供應合約之外,於2012年年底更將合作品項增加至8項之多,預估嘉多視健及嘉多明有機會最快在2014年拿到美國及歐盟的藥證,而整體的簽約金及里程碑金上看1.2億元。
應用在淋巴癌治療的普癌汰,在與原廠進行協商後,將進行調整銷售方式:在201310月取得健保藥價之後,由公司直接對國內相關醫療院所進行銷售,爾後再支付推廣費用回母公司健喬。
公司旗下的新劑型/新配方新藥Gemcitabine,其原廠為國際禮來藥廠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藥物及晚期胰臟癌的標準療法,先前也有其他藥廠有意將該產品改為口服劑型,但卡在吸收率不佳等弊端下,一直難有突破。但公司透過獨家技術,使其在動物實驗階段可大幅提高吸收率,也是目前全球唯一針對該產品進行改良的廠商,目前除了正在進行一期的人體臨床實驗之外,也在積極進行對外授權的機會,預估在2014年有機會傳出好消息,而在對外授權合作後,產品最快再3~5年後就有機會上市。

代理的非侵入式血糖測試機具備獨特優勢
除了藥物產品之外,公司也代理來自德國的非侵入式血糖測試機,有別於市面上的侵入式血糖機,糖尿病病患現在只需要透過指紋量測,藉由機器內的特殊生物感測晶片,就可即時測量到血液中的血糖濃度。根據德國原廠的臨床數據顯示,該新型態的血糖測試機相較於包含J&J、羅氏等現有的侵入式血醣機,準確度僅在2%左右,因此在產品的競爭力上極具優勢。未來在台灣的銷售方面,預料測試機是以買斷的方式銷售,再來運用儲值來進行後續的收費。
目前該產品正在進行國外的臨床實驗,規劃先取得歐盟藥證之後,再進一步送台灣藥證。公司已取得台灣地區的總代理權,加上產品屬於第三級醫材,因此在審查送件的進度上將較快速,未來除了將與全球同步上市之外,也將規劃尋找經銷商進行後續的銷售動作。


生技投資/IPO投資 20131021佳醫近年來積極轉型醫療控股公司有成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0 意見
佳醫近年來積極轉型醫療控股公司有成:旗下包含曜亞(4138)、久裕(4173)、科妍(1786)等公司,持股分別為43%40%10%不等,除了曜亞已是上市櫃公司之外,包含久裕及科妍也將在2013年底前從興櫃進入上市櫃行列(母公司同時也是久裕及科妍的董監事及大股東),除了代表母集團的佈局進入收割階段之外,亦代表豐厚的潛在的轉投資收益。

久裕(4173) 成立於1980年,為母公司旗下醫藥物流服務商,主要從事處方用藥、指示用藥及健康消費品等銷售及經銷物流服務,在台灣的市佔率第二,僅次於瑞士廠商裕利(Zuellig),同時也是台灣最大的本土醫藥物流服務商(台灣的委外醫藥物流市場已為裕利、久裕及大昌華嘉三強鼎立的局面)
除了以醫藥物流為發展基礎之外,近年來也積極朝向婦科/婦產科、家醫/泌尿科專科、精神科及抗感染科等領域進行發展,有可能在2013年底前送出三張藥證的申請,顯示其在核心發展領域的競爭優勢。
除了台灣穩定的發展基礎之外,公司亦積極進軍中國尋求更長遠的未來發展:透過母公司在對岸的佈局之外,亦與中國國藥集團進行長期的合作,未來除了將產品引進中國之外,更有機會複製台灣的營運模式至對岸進行發展。

科妍(1786) 為台灣醫療級的玻尿酸製造廠商,以醫療級/化妝品級透明質酸第三類高階醫療器材產品為主(也是台灣唯一生產3針劑型透明質酸關節腔注射劑的公司),應用領域分別是老年照護的關節腔注射劑,以及美容整形的臉部皮膚皮下填補劑/下巴及鼻型塑型等。
在二大主力產品市佔率方面,關節腔注射劑中分二塊:3針劑方面市佔率超過五成;包含1針劑及5針劑方面則有三成的市佔率。至於皮下填補劑則介於15%~20%之間。雖然由於近年來台灣美容整形市場的蓬勃發展,是公司在發展上的穩定因素,但畢竟台灣市場的總體市場規模仍小,因此未來公司除了即有市場的鞏固之外,積極向外尋求發展也是必然的結果,除了已將產品行銷歐洲、日本、韓國等地外,美國、中國、巴西等地也有所佈局,特別是中國大陸快速發展的美容整形市場更是重點中的重點。
因應未來的產能需求,公司除了現有產能的優化之外,更斥資4.8億元興建新廠房,預計最晚在2014年初動工,2016年完成量產,產能將從目前的50萬支一舉提高至200萬支~250萬支之譜,同時也是未來公司營運發展的動能。

平心而論,二公司各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分別是醫藥物流服務商、切入老人照護及美容整形領域的產品製造商,因此反應在產業地位及獲利水準上尚屬穩定,但不諱言的是,以目前的獲利水準來說,股價似乎難以透過一般的評價方式來分析。但時間拉長,除了持續觀察二公司未來在中國發展的進度之外,具備實質產品的公司似乎還是較偏服務性質的公司具備較大的成長動能及未來性。

生技投資 20131015台灣新藥研發爆發力連國際大廠都注意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0 意見
以全球目前醫藥產業的發展來看,歐美國際大廠依舊是獨領風騷,包含研發實力、口袋深度、業務行銷,甚至是官方影響力等,都是包含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因此一直以來,亞洲國家的生技發展也難以吸引國際大廠的注意。但隨著亞洲經濟的爆發性成長,加上今年來亞洲國家在生技領域上的突破,台灣新藥公司不但在亞洲特有疾病上的發展有目共睹,甚至更能反攻過去國際藥廠耕耘的領域。

台灣的新藥研發產業終於有機會一吐怨氣!走過「十年磨一劍」的辛苦過程後,隨著研發成果逐漸開花結果,許多公司也準備在國際中發光發熱,其研發爆發力不但吸引中國相關廠商積極合作之外,更引起國際大廠的注意,這除了代表台灣累積的雄厚實力之外,更代表著其研發能量被國際大廠所肯定。

近幾年來一直傳出有國際大廠跟台灣生技公司的新聞,代表著當自己有東西時,才會吸引大咖的注意,其中包含合作案、股權爭奪、入股投資、合作協議等:包含2010葛蘭素史克藥廠(GSK)曾想收購東洋;2012年浩鼎和Optimer傳出股權大戰;2013年日本大塚入股投資醣聯、杏國入股德國Medicine2013年泉盛與葛蘭素史克藥廠(GSK)簽訂新藥合作協議等。都是台灣新藥研發公司近年來的佳作。

除了具體的合作案之外,未來國際大廠也將有更多的機會和台灣生技產業進行接觸:包含葛蘭素史克藥廠(GSK)和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TPB)進行簽約,進而啟動台灣最大規模的跨院臨床試驗合作、嬌生和台大醫院合作投入全球第一個B肝新藥的開發、諾華透過生技中心(DCB) 及上智創投來組成台灣生醫產業投資平台,藉此尋找未來的可能投資案源。除了代表技術上可能的合作之外,更意味著有進一步投資合作的意願。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生技投資/IPO投資 20131007 F*太景新藥準備在兩岸開花結果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0 意見
以造紙起家的永豐餘集團再生技布局上準備開花結果:旗下最重量級的生技新藥公司F*太景(IPO主體為設立於開曼的太景醫藥研發控股,營運主體則是台灣的太景生技),除了公司背後的股東大有來頭之外:泛官股持股32%、泛永豐餘集團持股36%、國內外法人持股14%,。其進度最快的新藥也準備在兩岸開花結果:太捷信產品預計最快在2014年上半年即可在兩岸正式上市。

公司為專注於創新化合物新藥(New Chemical Entity,NCE)研發的生技公司,也是台灣首檔以面額非新台幣10元申請興櫃掛牌的公司(發行股數為6.52億股,面額為0.001美元),目前旗下已有3項創新化合物(NCE)新藥進度至少已經處在人體二期臨床試驗之後:包含太捷信(奈諾沙星的的商品名稱)、幹細胞新藥布利沙福(Burixafor)、C型肝炎新藥TG-2349等。公司在新藥研發上的發展策略為先申請美國IND後,再同步進行台灣及中國的IND,將採取新藥進行到二期臨床實驗後對外進行授權,而公司本身則保留大中華區的銷售權利,期待能以最低的成本及最高的效率投入市場。

公司新藥產品太捷信P&G取得大中華及亞洲等國的市場授權後,陸續在包含美國、台灣、大陸等地陸續完成社區型肺炎及糖尿病等適應症的臨床試驗,並已經通過在中國大陸的三期臨床試驗,將申請兩岸上市許可,未來將以「台灣研發、中國大陸臨床試驗、兩岸銷售」模式進行發展。

公司產品(奈諾沙星在2011年就已經取得Warner Chilcott藥廠支付的授權權利金500萬美元)在中國大陸已經授權給浙江醫藥:除了已經在2012年取得授權金800萬美元之外,還有臨床三期完成後的階段里程碑金約600萬美元,加上若該新藥順利在中國大陸進行銷售,未來每年還可以取得銷售額7%~11%不等的權利金收入,在進行授權的同時,也創下中國醫藥集團在臨床階段對外支付授權金的紀錄。公司同時是「兩岸臨床互認」的首例,也是當前國內生技案件中的唯一特例,因此產品正式上市的時間也將指日可待,預計最快在2014年上半年即可達成台灣新藥研發歷史上的新記錄及成就。


生技投資 20131001 台灣生技水準早就是中國鎖定的合作對象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0 意見
台灣的生技產業在走過「十年磨一劍」後,終於有機會在國際中發光發熱,許多新藥研發公司無不摩拳擦掌,以台灣第一顆新藥為目標努力,而最快有機會在2014年就能達到這個重要的里程碑。而除了國際能見度大增之外,兩岸的合作也是另一個亮點!

以全球醫療產業的分布來說,仍以歐美為主要的戰場,包含醫療的費用、金額的補助等,都是全世界藥廠搶進該市場的重點;但不可諱言的,人均所得直線攀高的中國,除了財富的累積速度驚人之外,潛在的醫療商機也同樣水漲船高:不要說過幾年後中國的GDP將超越美國,現階段的中國早已經是全球醫療需求最大的國家,除了亞洲特有的疾病之外,包含糖尿病等文明病,中國的患病人數早已超乎想像,而後續的醫療成本及商機更是難以估計,因此除了積極和歐美藥廠合作之外,台灣的生技水準也早就是中國鎖定的合作對象。

在目前新藥研發公司中,已經和中國公司合作的就有包含泰宗、中天集團、中裕、太景、健亞、智擎等;疫苗廠則以國光為主要代表。其中具指標意義的是太景及泰宗,二家公司已經簽署具體的授權條件:分別取得2.7億人民幣授權金及12%上市銷售權利金、1400萬美金授權金及 7%~11%上市銷售權利金等,可說是兩岸合作的具體成果。太景同時是「兩岸臨床互認」首例,因此產品正式上市的時間也將指日可待,預計最快在2014年上半年即可達成台灣新藥研發歷史上的新記錄及成就。


而對岸公司中,又以石藥集團和台灣公司合作的程度最積極,該集團曾創下中國製藥業至海外掛牌的首例(1994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股東結構也相當有看頭,最大股東弘毅投資股份超過七成,而背後的資金由中國官方及聯想控股各持有1/3股份,2012年年營收約800億台幣,預計2015年年營收將挑戰2000億台幣。包含中天集團及健亞等都是合作的對象:中天集團旗下的中天、合一、泉盛等共8項新藥進行合作;健亞則為糖尿病新藥上的合作。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累積人氣

線上人數

追蹤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