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20150228移動平均線的多空操作技巧

Posted by Unknown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0 意見
由於每個人操作屬性及時間長短都不同,因此移動平均線(MA)才會有區分短中長線之分,而藉由二條不同移動平均線的變化,就能知道價格趨勢的變化及方向。 簡單來說,短天期的移動平均線往上交叉過中長天期的移動平均線,而二條均線又同步往上翻揚,稱之為黃金交叉﹔反之短天期的移動平均線往下交叉過中長天期的移動平均線,而二條均線又同步往下翻揚,稱之為死亡交叉。 黃金交叉代表著短天期的市場平均成本高過於中長天期的市場平均成本,代表市場的追價力量較強,股市及股價往上的機會大;反過來說,死亡交叉則意味短天期的市場平均成本低過於中長天期的市場平均成本,代表市場的砍價力量較強,股市及股價往下的力量大。因此透過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就能在操作上判斷方向及趨勢。 極短線操作者,鎖定日線、週日線的移動平均線來操作;短線操作者鎖定週線、月線的移動平均線來操作;中線操作者鎖定月線、季線的移動平均線來操作;中長線操作者鎖定...

技術分析20150223 移動平均線是簡單且重要的指標

Posted by Unknown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0 意見
移動平均線(MA)以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市場平均成本」。換言之,移動平均線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在這市場中,平均成交的價位。注意!是平均成交價格,不是最高或最低價格,因此抓移動平均線的價格,就可以掌握股市及股價的平均成本。 市場平均成交成本有何重要性?全市場都想買在相對高點,賣在相對低點,但捫心自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因此退而求其次,只要我們能夠掌握相對高點及相對低點,就足以在股市中獲利豐厚,而移動平均線就可以幫助我們做到。 市場上較常用的參數包含日線、週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等。由於現在都是週休,因此交易日僅剩5天,而目前仍有不少人使用過去以6為基準的參數。至於在使用上,則建議可以依照個人的操作屬性及時間長短進行分類。 短線的投資人,操作時間以一週以內,因此不妨以日線、週線為主﹔中線的投資人,操作時間1~3個月,則以週線、月線為主﹔最後的長線投資人,則以時間更長的參數為依據,...

生技投資20150210 拿到台灣藥證後,F*太景的股價告訴我們什麼?

Posted by Unknown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2 意見
永豐餘旗下生技新藥公司F*太景(4157)也傳出好消息!旗下太捷信產品繼寶齡之後也拿到台灣藥證。但是股價的反應卻只有1~2天,是股本太大還是拿到台灣藥證無法吸引投資人目光呢? 公司以設立於開曼的太景醫藥研發控股掛牌,但營運主體則是100%持股的台灣太景生技,同時也是台灣首檔以面額非新台幣10元申請掛牌的公司。在新藥研發上的發展策略為先申請美國IND後,再同步進行台灣及中國的IND,將採取新藥進行到二期臨床實驗後對外進行授權。未來將以「台灣研發、中國大陸臨床試驗、兩岸銷售」模式進行發展。 太捷信已收到衛福部核發太捷信膠囊250毫克的藥品許可證。這也是衛福部頒發首張由台灣公司研發的全新化合物藥品許可證,預計取得健保藥價後,將正式在台灣本地開賣。除了已經拿到台灣藥證及準備在中國取得藥證的口服劑型之外,該產品亦有針劑劑型,而目前也正在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太捷信在中國大陸...

技術分析20150208不要技術分析、基本分析傻傻分不清楚

Posted by Unknown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0 意見
基本面好還是技術面好,這是所有在股海的投資人都想知道的答案。老實說,光從字面上的意義很好區分,但在應用上卻不見得是一回事:有些人用基本面買股票,抱了好久沒表現後開始生氣;有些人用技術面買進後,被套牢了才用基本面去安慰自己。這都是極常見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結論是這二種方法都很難取捨嗎? 其實這都是自己可以決定的!特別是心態:既然用基本面買股票,就要了解其特性,要明天就漲的機率本來就比較低,那又何必急於想要獲利,要等的是其基本面發酵的時候;反過來說,既然用技術面操作,本來就要尊重其特性,因此要停損就停損,何必不甘心以至於要用基本面自己騙自己,期待未來能用基本面的題材解套呢? 說來說去,應該先問問自己,到底在買進這檔股票的時候,是用基本面還是技術面,使用何種模式就要有何種心態及操作方法,這才是最重要的。而最後到底相信哪種方法,只有自己最清楚。 一個玩法就有一個遊戲規則,要使用技術分析...

生技投資20150204 醫材類股紛紛進行擴產,將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Posted by Unknown 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0 意見
隨著生技產業趨勢能見度越來越高,其中的醫材子產業紛紛進行新製程導入及擴產的動作:包含聯合骨科(4129)、邦特(4107)、泰博(4736)、太醫(4126)等都在2014年底~2015年初都有動作。 新製程導入為聯合骨科,公司於2011年於高雄設立新廠,策略上將以過去部份外包的程序改為全數自製,將進一步持續提升其生產效益及毛利率。在產品自製的進度方面:電漿噴塗部分則預計要至2015年Q1才完成認證。預期在所有製程全部轉為自製後,毛利率還有向70%大關挑戰的機會,這也將追上國際大廠的水準。 邦特菲律賓新廠預計在2014年底前取得GMP認證且小量試產,而等認證後將開始申請歐盟CE等產品認證(預計約3~4個月可完成),因此菲律賓新廠的實質效益最快將從2015年Q2開始貢獻。未來將配合菲律賓新廠的投產來擴大在東協地區的整合佈局。 泰博因應新產品的佈局上也有擴廠的動作:2014年斥資3億元...

技術分析20150201 只用技術分析就可以無往不利了嗎?

Posted by Unknown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0 意見
技術分析,其實就是用過去所出現的歷史來做為未來趨勢上的判斷,因此倒不如說是以過去經驗來預測未來的可能發展較為貼切。而這也就是說,過去的歷史值不值得參考?過去的歷史會不會重演?就是技術分析在使用上的關鍵之一。 人類其實是很好玩的生物,過去的錯誤在未來都會一再發生,只是用不同形式來表現而已,因此技術分析過去的情況會不會重演?應該不需要問這個問題吧!舉例來說,過去有移動平均線糾結後的大漲大跌、有高低檔爆量的轉折、有突破型態後的大漲大跌等,都絕對會在未來的發展中重現,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人把技術面當成圭臬。 因此簡單來說,技術分析過去的經驗絕對有其參考性,但難卻不是難在這些理論懂不懂,而是同樣的情況出現時,該怎麼做,否則為何股市中真正賺錢的人永遠是少數! 至於啥是技術面的迷思,就是所謂的「騙線」。由於技術面著重的是包含K線、移動平均線、成交量、型態學等變化,而這些相對於基本面來說,絕對在...

累積人氣

線上人數

追蹤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