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投資/IPO投資 20140317 環瑞醫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台灣的醫療品牌之光

Posted by Unknown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0 意見
承業投控(4164)為目前台灣最大的放射治療設備廠商,主要業務為放射治療設備銷售、維修及租賃等。其中主要經營的品牌為Elekta、TomoTherapy等。透過獨家代理的這二個強勢國際品牌,公司不但享有高市佔率,也位居醫療設備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除了即有的放射腫瘤領域之外,承業亦積極拓展其他領域來尋求長線的成長動能:鎖定在包含眼科、牙科及影像醫學等領域進行發展,期待能以過去經營的成功模式,成功複製到更多元化的醫學領域。 在藉由代理方式站穩經營腳步之後,承業亦開始思考「自有品牌」這條路。而環瑞醫(4198)就是在此目標下誕生的第一個台灣高階醫材品牌! 環瑞醫前身為瑞士高階X光機廠商,以Swissray品牌行銷全球,亦是美國市佔率領先的國際知名大廠,而歷經了金融海嘯的重大衝擊,也間接影響了其公司的經營能力,此時身為承業董事長暨環瑞醫重要持股者的李沛霖看到機會,因此於2011年初由李董聯...

生技投資 20140310 投資新藥要學會放長線釣大魚

Posted by Unknown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0 意見
在亞洲市場中,包含肝癌、糖尿病、肺癌等都是較常見的重要疾病,而目前台灣也不少廠商著眼於這些歸類在國外藥廠眼中的「孤兒藥」,而如何找出自己的「獨特性」,就是未來有沒有機會突破的關鍵。 以目前台灣市場來看,已經陸續發出四張藥證,分別由彥臣、懷特、中天(2張)等公司取得,不但深具指標意義,更替接下來還在努力的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平心而論,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後,台灣在生技產業的發展上,也逐漸從過去的醫材代工、醫材自有品牌、原料藥、學名藥等之外,有機會往最高端的新藥研發邁進。 回顧過去,台股也曾經出現過新藥研發概念股,只是當時市場大都搞不懂,因此在族群性及熟悉度上較不足:過去第一階段的主要公司包含中橡、懷特、杏輝等;第二批再加入健喬、中天、德英等,而現階段最受注目的則是以純新藥研發公司為主軸。 以現階段的純新藥研發公司來看,除了市場的接受度大幅拉高之外,資訊的透明多少讓投資人比較不會這麼害怕...

生技投資 20140303 新藥研發有不同的獲利模式可思考

Posted by Unknown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0 意見
新藥研發的困難度,是台灣過去在製造優勢上無法想像的!展望未來,台灣絕對有機會在該產業中取得一定程度的地位。但是否一定要做到最後才能享受甜美的果實呢?還是說有其他不同的獲利模式可思考呢? 新藥研發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臨床前實驗期(Research)、臨床試驗期(Development)、新藥審查產品上市等,而各期間有其階段性的任務,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及時間也不盡相同。 1.      臨床前實驗期:大都處在從實驗室要進入實際應用中的前置期階段,也是未來新藥研發的選題、建立研發智庫等的養成階段,接著就是準備進入臨床試驗,時間約要花費2~6.5年,此時的金錢花費雖然相對較低,但成功機率也是最小的。 2.      臨床實驗期:將可再細分三階段。第一期臨床試驗著重在安全性與藥劑的人...

累積人氣

線上人數

追蹤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