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投資 20130729 生技產業發展必須要有國際化的視野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0 意見
生技產業是個「國際化」程度很深的產業:牽涉到包含專業技術、實驗結果、國際談判、產品開發、行銷策略等,所面對的競爭對手全部都是國際大廠,如果真的要有所作為,除了自己產品絕對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之外,背後股東、經營團隊、行銷業務等,也必須有要有國際化的視野,這也是在現在評估生技產業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2013年的傑出生技產業大獎已經出爐:金質獎由台灣東洋奪下;潛力新秀獎則由潤泰集團旗下的台灣浩鼎獲得;而年度創新獎則分別為成大抗體新藥研究中心研發,針對治療介白素20疾病的抗體新藥、華聯的染色體基因晶片、普生的非侵入肝纖維化檢測等拿下。 東洋為台灣學名藥製造廠商之一,專注在「癌症」領域,經過多次轉型後以成為國際級的專業癌症藥廠為目標,除了本業穩定的發展之外,旗下轉投資布局也以此為主軸。 台灣浩鼎最受矚目的產品為乳癌用藥OBI-822/821,已經準備進入臨床三期,預計2014年第一季完成收案,最快在2016年取得藥證並上市,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個新藥上市的成功案例。 治療介白素20(IL-20)疾病的抗體新藥,是由成大教授張明熙帶領的團隊所研發,其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專利,更以創下台灣學界技轉金紀錄的4億元技轉給Novo...

生技投資/IPO投資 20130723 中裕將寫下台灣新藥公司發展的新紀錄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0 意見
中裕成立於民國2007年9月(前身為宇昌生技),潤泰集團從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家族取得股權後,該公司也正式成為泛潤泰集團生技版圖的重要成員之一(目前主要股東除了潤泰集團之外,亦包含開發基金等),公司主要從事治療及預防感染性疾病的新藥研發,專注在愛滋病領域。目前研發的項目包含三項愛滋病新藥及一項抗流感新藥:TMB-355(靜脈注射治療、皮下注射治療、皮下注射預防)、TMB-607、Integrase Inhibitor、零流感。公司產品屬於「進入抑制劑」,也是目前唯一以「單株抗體」應用在愛滋病上的產品。 中裕旗下產品進度一覽表 1.TMB-355靜脈注射:2011年臨床二期完成,2011年底進入臨床三期。 2.TMB-355皮下注射:2011年臨床一期完成,2012年第一季進入臨床二期。 3.TMB-355皮下注射:目前在臨床一期階段。 4.TMB-607:目前以進入第二個臨床一期試驗為目標。 5. Integrase...

生技投資 20130717 哪家生技公司能在台日藥事合作協議中受惠?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0 意見
台灣已經在2013年1月1日正式成為全球第43個PIC/S會員國,意味著所有台灣符合PIC/S認證的相關藥廠都有機會吃到代工訂單:憑藉著和全球其他會員國的相互認證架構下,未來將簡化相關繁瑣的醫藥認證過程,能更快速的進入市場以搶食商機,其中又以具備生產規模的公司受惠程度最大。  而攸關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的「台日藥事合作」也可望在2013年8月正式簽署,除了代表雙方在生技產業上的合作之外,更將釋出高達5400億元的委外代工訂單商機。以過去日本和台灣廠商的合作經驗,加上可望簽署的藥事協議,都使日本地區成為台灣相關廠商的首選。  在相關廠商布局方面,包含中化、杏輝、南光等製藥廠商走代工模式;台微體及醣聯等新藥研發公司採授權及技術合資等;永信則直接採取併購方式進軍當地市場;生達及友華等業者也有產能或合資的動作;精華光近年來更因日本訂單的加持而成為類股股王。整...

生技投資 20130715 全球人工牙根市場規模持續成長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0 意見
根據Vontobel的預估,全球人工牙根市場在2008年至2040年間將有9倍的成長幅度,規模從30億美元增加至26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7.3%,其中2010年至2025年間更是該產業的高度成長期;至於數位假牙系統在同時間也將有高達13倍的成長空間,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1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則為8%。 根據2010年12月的資料顯示,全球人工牙根龍頭廠商為瑞典Nobel Biocare,第二名則為瑞士Straumann,市佔率為21%及19%,除此之外,3~5名廠商則分別為Biomet/3i、Dentsply及Zimmer,市佔率分別為10%、7%、7%,除此之外,剩下市佔率則為其他廠商所分食。 一般來說,除了一件式(One Piece)產品之外,人工牙根都需要二件式的結合,而目前二件式的人工牙根產品佔全球市占率更超過90%。在二件式產品的使用上,牙醫師會先將人工牙根的植...

生技投資 20130627 TFDA新藥 VS. FDA新藥 價值大車拼

Posted by Unknown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0 意見
近期包含中天及懷特等國內的二大生技集團,皆不約而同地呼籲政府應該盡力掃除台灣生技發展的最後一哩障礙,以利台灣本土的新藥發展,而這也凸顯了本土新藥的發展困境,回到台灣相關業者身上,到底切入的方向及策略是否需要調整,也值得深思!  新藥條例修正案將在立法院於2013年7月進行三讀,國內相關業者希望加入「公立醫院須優先進用國人自行研發之新藥」條文;除此之外,亦希望中國大陸能在「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下,給予台灣業者在認證上的便利性,透過這些方式以利台灣新藥研發業者的發展。  目前台灣TFDA已經核准四張藥證:分別是彥臣的瘦美降脂1號,適應症為高血脂,其中也是第一張針對中藥的新藥藥證;懷特的血寶,適應症為減緩化療的疲勞感;中天則擁有化療漾及賀必容,適應症分別是舒緩化療的疲勞感及婦女缺血性貧血。照理說台灣已經核准了四張新藥藥證,不要說公司營運大爆發,股價也應該會...

累積人氣

線上人數

追蹤本站